文衡

词典解释: wén héng1.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2.古代车辕前端雕花的横木。国语辞典注音 ㄨㄣˊ ㄏㄥˊ  拼音 wén héng品評文章,有如以稱量物。用來借指評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權力。▶ 唐.裴皞〈示門生馬侍郎胤孫〉詩:「宦途最重是,天與愚夫著盛名。」▶ 明.王玉峯《焚香記.第一七齣》:「下官謬司掄選,叨添,不得稍閒。」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526页 第6卷 1543

词典名字:

文衡

词典发音:

wén héng

国语辞典
1.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2.古代车辕前端雕花的横木。
基本解释

文衡[ wén héng ]

⒈  品评文章,有如以称量物。用来借指评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

唐·裴皞〈示门生马侍郎胤孙〉诗:「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著盛名。」
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一七出》:「下官谬司抡选,叨添文衡,不得稍闲。」

引证解释

⒈  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唐 刘禹锡 《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丞相 曲江公 方执文衡,揣摩后进,得公深器之。”
宋 洪迈 《容斋五笔·门生门下见门生》:“裴 欢宴永日,书一絶云:‘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作盛名,三主礼闈今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议亲》:“下官谬司抡选,叨忝文衡,不得稍閒。”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朱石君 先生每握文衡,必合观经策,以精博求士。”

⒉  古代车辕前端雕花的横木。

《诗·小雅·采芑》“约軝错衡” 毛 传:“错衡,文衡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文衡 (汉语词汇)

  • 文衡,汉语词汇。
  • 拼音:wén héng
  • 释义:旧指以文章取士的标准来取舍权衡。又指科举制度下的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