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潜

词典解释

郎,郎署,官署名。谓久处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文选·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遂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苏轼《留题董储郎中故居》诗:“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词典名字:

郎潜

词典发音:

láng qián

国语辞典
1.汉颜驷自文帝时为郎,历景帝至武帝,驷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宋 司马光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庞眉尚有郎潜者,狥禄忧生直可嗟。”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为松柏,我若萝蔦。兄在先朝,郎潜已老,我官词垣载笔搜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郎潜

  • 郎潜,解释: 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