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楼

词典解释

亦作“鬭楼”。一种供瞭望敌情用的活动建筑。一说即敌楼,城上的一种建筑,亦凭以望敌。《后汉书·岑彭传》:“横 江水 起浮桥、鬭楼,立欑柱絶水道,结营山上,以拒 汉 兵。”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引作“关楼”。 胡三省 注曰:“‘关楼’, 范 书作‘鬭楼’,犹今城上敌楼也。”《旧唐书·李光弼传》:“敌恃众直逼其城,以车二乘载木鹅、蒙衝、鬭楼、橦车随其后。”

词典名字:

斗楼

词典发音:

dòu lóu

国语辞典
1.亦作"斗楼"。 2.一种供瞭望敌情用的活动建筑。一说即敌楼,城上的一种建筑,亦凭以望敌。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鬭楼”。一种供瞭望敌情用的活动建筑。一说即敌楼,城上的一种建筑,亦凭以望敌。

后汉书·岑彭传》:“横 江水浮桥、鬭楼,立欑柱絶水道,结营山上,以拒 汉 兵。”
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引作“关楼”。 胡三省 注曰:“‘关楼’, 范 书作‘鬭楼’,犹今城上敌楼也。”
《旧唐书·李光弼传》:“敌恃众直逼其城,以车二乘木鹅、蒙衝、鬭楼、橦车随其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斗楼

  • 斗楼,读音为dǒu/dòu lóu,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一种供瞭望敌情用的活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