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途穷

词典解释

暮:傍晚;途:路。 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1.【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2.【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3.【示例】:匪徒们真是~,矛盾百出。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九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小鬼子已经~,没有多久可以挣扎了。

战国时,楚平王的太子建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伍奢,一个是费无忌。费无忌得到楚平王的宠爱,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后会对他不利,于是他便诬告太子。没想到平王竟然相信,还把太子调到边关去。但是费无忌还是不放心,担心太子找机会报复,因此他又将伍奢囚禁,并且派人杀害太子。 心狠的费无忌还不愿罢休,他想到伍奢有两个儿子,于是他又派人杀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儿子,只有伍奢的小儿子伍员逃走了。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谎言,认为伍员是叛徒,因此下令追捕伍员。伍员为了逃命,一夜之间头发胡子全白了。后来他逃到了吴国,帮助吴王,建议派兵攻打楚,经过五次战争,终于打到楚国都城,这时平王已死,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便挖出平王的尸体,亲自鞭尸。伍员的老朋友知道之后便责备他。伤心的伍员对他说:“我像一个走路的人,此时天色已晚,但是路却很远,所以会做些违背常理的事。”

日暮途穷穷不失义义不反顾顾全大局局促不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杖化龙龙举云属属垣有耳耳不旁听听之任之之死靡二二三其德

词典名字:

日暮途穷

词典发音:

rì mù tú qióng

国语辞典

日暮途穷 rìmù-túqióng

[be on its last legs] 太阳下山,路到尽头。比喻陷入绝境

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基本解释

日暮途穷[ rì mù tú qióng ]

⒈  天色已晚,路已到尽头。比喻力竭计穷,陷入绝境。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明·陆采也作「途穷日暮」。

《明珠记·第四〇出》:「孤身日暮途穷,镇长愁一命终,幸刑官念我含冤痛,朝夕里好看供。」

日暮途远

方兴未艾 如日方升

英语sunset, the end of the road (idiom)​; in terminal decline, at a dead end


引证解释

⒈  天色已晚,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到了末日。

语本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杨益 道:‘蛮烟瘴疫,九死一生,欲待不去,奈日暮途穷,去时必陷死地,烦乞赐教。’”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君子稍知礼义何至甘心作贼!万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三幕:“我看 日本 人快完了,要不是日暮途穷,决不会用这种手段。”

⒉  比喻到了无路可走忍无可忍的地步。参见“日暮途远”。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

成语解释

日暮途穷

【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示例】匪徒们真是~,矛盾百出。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九

【近义词】穷途末日、山穷水尽、穷途末路

【反义词】前程万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网络解释

日暮途穷 (汉语成语)

  • 日暮途穷是一个汉语成语,
  • 拼音:rì mù tú qióng,
  • 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也比喻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