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气
            
            词典解释:
                
黄昏时的雾霭。比喻意志衰退、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
1.黄昏时的雾霭。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暮气起兮远岸黑,阳精灭兮天际红。” 宋 陆游 《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诗:“林峦巉絶秋风瘦,楼堞参差暮气昏。”
2.比喻不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疲塌不求进取的作风。
《孙子·军争》:“是故朝气鋭,昼气惰,暮气归。” 宋 陆游 《自咏》:“俚声不办谐《韶》《頀》,暮气寧能彻斗牛。”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大变之初,黔黎洒泣,绅士悲哀,痛愤相乘,犹有朝气;今兵骄餉詘,文恬武嬉,顿成暮气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大学学生二千,大抵暮气甚深, 蔡先生 来,略与改革,似亦无大效。”
            
            
                
                
                
                    国语辞典
                    
                        ◎ 暮气 mùqì
[lethargy;apathy;spint of decline] 黄昏时的雾霭。比喻意志衰退、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
暮气沉沉
                     
                 
                
                    基本解释
                    
                        暮气[ mù qì ]
⒈  日落时的气象。
引宋·陆游〈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诗:「林峦巉绝秋风瘦,楼堞参差暮气昏。」
反朝气 
⒉  精神衰颓不能振作。
例如:「暮气沉沉」。
近老气 死气 
                     
                 
                
                    引证解释
                    
                        ⒈  黄昏时的雾霭。
引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暮气起兮远岸黑,阳精灭兮天际红。”
宋 陆游 《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诗:“林峦巉絶秋风瘦,楼堞参差暮气昏。”
⒉  比喻不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疲塌不求进取的作风。
引《孙子·军争》:“是故朝气鋭,昼气惰,暮气归。”
宋 陆游 《自咏》:“俚声不办谐《韶》《頀》,暮气寧能彻斗牛。”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大变之初,黔黎洒泣,绅士悲哀,痛愤相乘,犹有朝气;今兵骄餉詘,文恬武嬉,顿成暮气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大学学生二千,大抵暮气甚深, 蔡先生 来,略与改革,似亦无大效。”
                     
                 
                
                
                    网络解释
                    
                        
暮气 
暮气意指黄昏时的雾霭,出自《孙子·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