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贼

词典解释: tǎo zéi 1.讨伐贼寇。国语辞典注音 ㄊㄠˇ ㄗㄟˊ  拼音 tǎo zéi征討叛逆或盜賊。▶ 《左傳.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討賊。」▶ 《三國演義.第六回》:「上為國家討賊,下為將軍家門之私。」

词典名字:

讨贼

词典发音:

tǎo zéi

国语辞典
讨伐贼寇。
基本解释

讨贼[ tǎo zéi ]

⒈  征讨叛逆或盗贼。

《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三国演义·第六回》:「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

引证解释

⒈  讨伐贼寇。

左传·宣公二年》:“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潘岳 《西征赋》:“健 子婴果决,敢讨贼以紓祸。”
明 杨继盛 《请诛贼臣疏》:“况臣官居兵曹,以讨贼为职;然贼不专於寇敌凡有害於社稷人民者,均谓之贼。”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讨贼

  • 讨贼是汉语词汇,
  • 拼音:tǎo zéi
  • 释义:讨伐贼寇。
  • 出自《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