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

词典解释

1.指歌曲。

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1.指歌曲。

晋 陶潜 《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南史·后妃传下·张贵妃》:“采其尤艷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

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悽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杂剧曲名》:“ 董解元 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有人能解之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 吴伯箫 《北极星·歌声》:“时代变了, 延安 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

词典名字:

曲调

词典发音:

qǔ diào

国语辞典
  • 指歌曲。
  • 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 基本解释

    曲调[ qǔ diào ]

    ⒈  有组织进行的乐音

    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引证解释

    ⒈  指歌曲。

    晋 陶潜 《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南史·后妃传下·张贵妃》:“采其尤艷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

    ⒉  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悽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杂剧曲名》:“董解元 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有人能解之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
    吴伯箫 《北极星·歌声》:“时代变了, 延安 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曲调

  • 音乐的首要要素。是歌唱性的、能够表达一定乐思的或主要的旋律的统称。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和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