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

词典解释: màn tuó luó 1.梵语mand?ra(va)的译音。意译为悦意花。在印度被视为神圣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间。为一年生有毒草本,叶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结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叶﹑种子等均可入药,是麻醉性镇咳镇痛药。又称风茄儿。国语辞典注音 ㄇㄢˋ ㄊㄨㄛˊ ㄌㄨㄛˊ  拼音 màn tuó luó植物名。茄科曼陀羅屬,一年生草本。單葉互生,廣卵形,先端漸尖,邊緣有不規則波狀分裂,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花單生於枝分叉間或葉腋間,具短柄,白色。果實表面多刺,成熟時由深綠色變為淡褐色。有毒,可作麻醉劑、鎮靜劑。或稱為「風茄兒」、「惡客」。

词典名字:

曼陀罗

词典发音:

màn tuó luó

国语辞典
梵语mand?ra(va)的译音。意译为悦意花。在印度被视为神圣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间。为一年生有毒草本,叶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结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叶﹑种子等均可入药,是麻醉性镇咳镇痛药。又称风茄儿。
基本解释

曼陀罗[ màn tuó luó ]

⒈  植物名。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单叶互生,广卵形,先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波状分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花单生于枝分叉间或叶腋间,具短柄,白色。果实表面多刺,成熟时由深绿色变为淡褐色。有毒,可作麻醉剂、镇静剂。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悦意花。在 印度 被视为神圣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间。为一年生有毒草本,叶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结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叶、种子等均可入药,是麻醉性镇咳镇痛药。又称风茄儿。

《法华经·序品》:“是时天雨曼陀罗华。”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杜杞 字 伟长,为 湖南 转运副使。 五溪蛮 反, 杞 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惟 翠香 面目如曼陀罗,指掌如兜罗绵。”
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远处还萌生曼陀罗花,花极细小,惨白可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曼陀罗 (一种被子植物门植物)

  • 曼陀罗(学名:Datura stramonium Linn.)又叫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大喇叭花、山茄子。草本或半灌木状,高0.5~1.5米,全体近于平滑或在幼嫩部分被短柔毛。茎粗壮,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色,下部木质化。叶广卵形。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状。蒴果直立生,卵状表面生有坚硬针刺或有时无刺而近平滑,成熟后淡黄色,规则4瓣裂。种子卵圆形,稍扁黑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常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具有药用或观赏而栽培。
  • 概述图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