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调

词典解释

1.古时赋税制度,常规户调外之加征,谓之“杂调”。 《南史·范云传》:“初, 零陵 旧政,公田奉米之外,别杂调四千石。及 云 至郡,止其半,百姓悦之。”《北史·魏纪二·文成帝》:“比年以来,杂调减省,而所在州郡咸有逋悬,非在职之官绥导失所,贪秽过度,谁使之然?”

2.谓非按常规选调。《文选·范晔<宦者传论>》:“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復杂调他士。” 李善 注引 如淳 《汉书注》:“调,选也。”

词典名字:

杂调

词典发音:

zá diào

国语辞典
1.古时赋税制度﹐常规户调外之加征﹐谓之"杂调"。 2.谓非按常规选调。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赋税制度,常规户调外之加征,谓之“杂调”。

南史·范云传》:“初, 零陵 旧政,公田奉米之外,别杂调四千石。及 云 至郡,止其半,百姓悦之。”
《北史·魏纪二·文成帝》:“比年以来,杂调减省,而所在州郡咸有逋悬,非在职之官绥导失所贪秽过度,谁使之然?”

⒉  谓非按常规选调。

《文选·范晔宦者传论>》:“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復杂调他士。”
李善 注引 如淳 《汉书注》:“调,选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杂调

  • 杂调,拼音是zá diào,汉语词语,释义是古时赋税制度,常规户调外之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