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子

词典解释: wù zi 1.小凳子。国语辞典注音 ㄨˋ ˙ㄗ  拼音 wù zi一種方形而沒有靠背的小凳子。▶ 《水滸傳.第二四回》:「那婦人也掇條,近火邊坐了。」▶ 《紅樓夢.第三五回》:「玉釧兒便向一張上坐了,鶯兒不敢坐下。襲人便忙端了個腳踏來,鶯兒還不敢坐。」亦稱為「兀子」、「杌凳」。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841页 第4卷 77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84页

词典名字:

杌子

词典发音:

wù zǐ

国语辞典
1.小凳子。
基本解释

杌子[ wù zi ]

⒈  一种方形而没有靠背的小凳子。

《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也掇条杌子,近火边坐了。」
《红楼梦·第三五回》:「玉钏儿便向一张杌子上坐了,莺儿不敢坐下。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莺儿还不敢坐。」

引证解释

⒈  小凳子。

宋 曾慥 《类说》卷三四引《摭遗·安禄山》:“唐明皇 召 安禄山,用矮金裹脚杌子赐坐。”
水浒传》第一〇四回:“有箇彪形大汉,两手靠着桌子,在杌子上坐地。”
《红楼梦》第四三回:“贾母 忙命拿几张小杌子来,给 赖大 母亲等几个有体面的嬷嬷坐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杌子

  • 小凳子。 宋 曾慥 《类说》卷三四引《摭遗·安禄山》:“ 唐明皇 召 安禄山 ,用矮金裹脚杌子赐坐。”《水浒传》第一○四回:“有箇彪形大汉,两手靠着桌子,在杌子上坐地。”《红楼梦》第四三回:“ 贾母 忙命拿几张小杌子来,给 赖大 母亲等几个有体面的嬷嬷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