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卜

词典解释: méi bǔ 1.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书.大禹谟》:"功臣,惟吉之从。"孔传:"枚谓历卜之而从其吉。"明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 2.泛指占卜吉凶。 3.指不告所卜何事的泛卜。国语辞典注音 ㄇㄟˊ ㄅㄨˇ  拼音 méi bǔ1. 選用官員。▶ 《書經.大禹謨》:「功臣,惟吉之從。」2. 不指其事而泛卜吉凶。▶ 《左傳.哀公十七年》:「王與葉公子良,以為令尹。」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924页 第4卷 856

词典名字:

枚卜

词典发音:

méi bo

国语辞典
1.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书.大禹谟》:"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孔传:"枚谓历卜之而从其吉。"明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 2.泛指占卜吉凶。 3.指不告所卜何事的泛卜。
基本解释

枚卜[ méi bǔ ]

⒈  选用官员。

《书经·大禹谟》:「枚卜功臣,惟吉之从。」

⒉  不指其事而泛卜吉凶。

《左传·哀公十七年》:「王与叶公枚卜子良,以为令尹。」

英语to choose officials by divination (archaic)​, to practice divination without a definite question

引证解释

⒈  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

《书·大禹谟》:“枚卜功臣,惟吉之从。”
孔 传:“枚谓歷卜之而从其吉。”
明 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 《明史·杨涟传》:“国家最重无如枚卜。 忠贤 一手握定……岂真欲门生宰相乎?”
钱谦益 《<内客小识>序》:“厥后规制小变,枚卜阁员,多用部衔推举。”

⒉  泛指占卜吉凶。

隋炀帝 《遗陈尚书江总檄》:“守以时月,则鱼烂土崩;接以锋刃,则乌惊鹿走:理在必然,不假枚卜。”
李邕郑州大云寺碑》:“大云寺 者, 郑国 慈缘 之所建也。观其肇允枚卜,爰适底居。”

⒊  指不告所卜何事的泛卜。

《左传·哀公十七年》:“王与 叶公 枚卜 子良,以为令尹。”
杜预 注:“枚卜,不斥言所卜以令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枚卜

  • 1、木条为工具的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2.泛指占卜吉凶。3.指不告所卜何事的泛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