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柳

词典解释

1.梅与柳。 梅花开放,柳枝吐芽,均是春天降临的信息,故常以并称。 晋 陶潜 《蜡日》诗:“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唐 杜审言 《和晋陵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 宋 范成大 《临江仙》词:“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王气 金陵 渐凋伤,鼙鼓旌旗何处忙?怕随梅柳渡春江。”

2.特指一种梅枝柳叶形的面食。 宋 苏辙 《己丑除日》诗之二:“‘梅柳’任教脩故事,‘蚕丝’聊与祝新年。”自注:“乡人以餳蜜和麪象梅枝柳叶;又以肉杂物为羹,名之曰‘蚕丝’。”

词典名字:

梅柳

词典发音:

méi liǔ

国语辞典
  • 梅与柳。梅花开放,柳枝吐芽,均是春天降临的信息,故常以并称。
  • 特指一种梅枝柳叶形的面食。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梅与柳。梅花开放,柳枝吐芽,均是春天降临的信息,故常以并称。

    晋 陶潜 《蜡日》诗:“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杜审言 《和晋陵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
    范成大 《临江仙》词:“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
    孔尚任桃花扇·听稗》:“王气 金陵 渐凋伤,鼙鼓旌旗何处忙?怕随梅柳渡春江。”

    ⒉  特指一种梅枝柳叶形的面食。

    苏辙 《己丑除日》诗之二:“‘梅柳’任教脩故事,‘蚕丝’聊与祝新年。”
    自注:“乡人以餳蜜和麪象梅枝柳叶;又以肉杂物为羹,名之曰‘蚕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梅柳

  • 梅柳,拼音méi liǔ,出自晋·陶潜《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