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

词典解释

1.见“横亘”。

2.亦作“横亙”。绵延横陈。

3.横跨。

1.见“横亘”。

2.亦作“横亙”。绵延横陈。

唐 王昌龄 《出郴山口寄张十一》诗:“石脉尽横亙,潜潭何时流。”《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两军皆阵, 梁 军横亙六七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 太行 之麓蜿蜒东注,横亙塞垣。” 碧野 《天山景物记》:“﹝ 天山 ﹞连绵几千里,横亘 准噶尔盆地 和 塔里木盆地 之间,把广阔的 新疆 分为南北两半。”

3.横跨。

唐 陈鸿 《华清汤池记》:“仍以石梁横亙汤上,而莲花纔出水际。” 清 戴名世 《暑雪亭记》:“有大石状若柳叶横亘其中为梁,水从梁下暗渡入於溪旁。” 蔡仪 《诗的比兴和形象思维的逻辑特征》:“ 大渡河 上横亘两岸架着铁索桥的形状,已是写得很鲜明的了。”

词典名字:

横亘

词典发音:

héng gèn

国语辞典
  • 绵延横陈。
  • 横跨。
  • 基本解释

    横亘[ héng gèn ]

    ⒈  绵延横列

    唐·王昌龄〈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诗:「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⒉  横跨、跨越。

    唐·陈鸿《华清汤池记》:「仍以石梁横亘汤上,而莲花才出水际。」

    纵贯

    引证解释

    ⒈  见“横亘”。亦作“横亙”。

    ⒉  绵延横陈。

    唐 王昌龄 《出郴山口寄张十一》诗:“石脉尽横亙,潜潭何时流。”
    《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两军皆阵, 梁 军横亙六七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太行 之麓蜿蜒东注,横亙塞垣。”
    碧野天山景物记》:“﹝ 天山 ﹞连绵几千里,横亘 准噶尔盆地 和 塔里木盆地 之间,把广阔的 新疆 分为南北两半。”

    ⒊  横跨。

    唐 陈鸿 《华清汤池记》:“仍以石梁横亙汤上,而莲花纔出水际。”
    戴名世暑雪亭记》:“有大石状若柳叶横亘其中为梁,水从梁下暗渡入於溪旁。”
    蔡仪 《诗的比兴和形象思维的逻辑特征》:“大渡河 上横亘两岸架着铁索桥的形状,已是写得很鲜明的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横亘

  • 横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 héng gèn,横跨;横卧:大桥横亘在广阔的水面上,两县交界的地方横亘着几座山岭。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郴山口寄张十一》一诗中:“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两军皆阵, 梁 军横亘六七里。”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 太行 之麓蜿蜒东注,横亘塞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