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刑

词典解释: zhèng xíng 1.正常的法度。 2.谓正定刑律。 3.依法执行死刑。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764页 第5卷 309

词典名字:

正刑

词典发音:

zhèng xíng

国语辞典
1.正常的法度。 2.谓正定刑律。 3.依法执行死刑。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正常的法度。

《书·无逸》:“乃变乱先王之正刑。”
孔颖达 疏:“变乱先王之正法。”

⒉  谓正定刑律。

《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
孔颖达 疏:“正刑明辟者,谓司寇当正定刑书,明断罪法,使刑不差二,法不倾邪。”

⒊  依法执行死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嗣封建新伯》:“乃拟 沙 极刑,转详中丞,至 黄河 中游,忽自沉洪波,不及正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正刑

  • 正刑指正式规定于中国封建法典中的刑罚。唐律规定正刑为笞、杖、徒、流、死五刑,末、元、明、清律中的正刑除五刑外还包括附加刑,加徒流加杖等。正于典刑的省语,即正法之意。也有三类意思:(1)正常的法度。(2)谓正定刑律。(3)依法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