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卿

词典解释

上卿。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国语·晋语八》:“ 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 , 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史记·汲郑列传》:“ 黯 ( 汲黯 )数质责 汤 ( 张汤 )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词典名字:

正卿

词典发音:

zhèng qīng

国语辞典
上卿。春秋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上卿。 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

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
《国语·晋语八》:“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
史记·汲郑列传》:“黯(汲黯 )数质责 汤(张汤 )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先帝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正卿

  • 春秋时部分诸侯国的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上卿兼执政卿于一身。例如:晋之智罃、智瑶,楚之令尹,鲁之东门襄仲,权力仅次于国君。 然亦有部分诸侯因政体不同,未设正卿一职。例如:郑以罕虎当国,公孙侨为政,即子皮为上卿,而子产为执政卿;鲁季武子为司徒、叔孙昭子为司马,即季氏为上卿主内、叔孙氏主外为次卿,二人皆不可妄称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