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

词典解释: zhèng táng1.犹正屋。 2.听政大堂。 3.明清时对府县等地方正印官的称呼。 4.正室,嫡妻。国语辞典注音 ㄓㄥˋ ㄊㄤˊ  拼音 zhèng táng1. 正殿、正廳。▶ 《紅樓夢.第六四回》:「至未申時方到,將靈柩停放之內。」2. 清時稱府縣長官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776页 第5卷 321

词典名字:

正堂

词典发音:

zhèng táng

国语辞典

正堂 zhèngtáng

(1) [main room]∶正中的厅堂;正屋

(2)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old time)]∶ 旧时官府办公的大厅

(3) [magistrate]∶明清两代称府县的长官

基本解释

正堂[ zhèng táng ]

⒈  正殿、正厅。

《红楼梦·第六四回》:「至未申时方到,将灵柩停放正堂之内。」

⒉  清时称府县长官为正堂。

德语formelle Anhörung (vor Gericht)​ (S)​

引证解释

⒈  犹正屋。

《周礼·考工记·匠人》“殷 人重屋” 汉 郑玄 注:“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
贾公彦 疏:“王宫正堂若大寝也者,谓对燕寝侧室非正,故以此为正堂大寝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郭泰 ﹞所歷亭传,不处正堂,恒止逆旅之下,先加粪除,而后处焉。”
郭沫若 《牧羊哀话》:“正面家屋,是一列三间;中间正堂,两边住房。”

⒉  听政大堂。

《后汉书·章帝纪》:“癸酉,还幸 元氏,祠 光武 显宗 於县舍正堂。”

⒊  明 清 时对府县等地方正印官的称呼。

清 恽敬 《新喻县文昌宫碑铭》:“江西省 临江府 新喻县,奉本府正堂牌开,为移咨事,转奉布政使司奉巡抚部院准礼部咨议奏 文昌帝君。”
《儒林外史》第六回:“﹝ 来富 ﹞看见敝厅上,中间摆着一乘彩轿,彩轿旁边竖着一把遮阳,遮阳上贴着‘即补县正堂’。”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七场第一景:“大 清 顺治 元年吉月吉日县正堂 吴 示。”

⒋  正室,嫡妻。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犬啮张三首》:“唐州 方城县 典吏 张三 之妻,本倡也……凡杀数妾,夫畏之不敢言。后杀其子妇。妇家诣县诉,县檄尉检尸,小婢出呼曰:‘牀下又有死者,可併验也。’狱具,以倡非正堂,与平人相杀等,尸於 唐州 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正堂 (词语概念)

  • 正堂,汉语词汇,释义为正屋。听政大堂。明清时对府县等地方正印官的称呼。正室,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