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口

词典解释: mín kǒu1.谓民众的议论。 2.指丁口。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404页 第6卷 1421

词典名字:

民口

词典发音:

mín kǒu

国语辞典
1.谓民众的议论。 2.指丁口。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民众的议论。

吕氏春秋·离谓》:“郑国 大乱,民口讙譁, 子产 患之,於是杀 邓析 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

⒉  指丁口。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庚辰詔书:凡民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主司欲以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辨,遂以属县令。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民口

  • 注音:mín kǒu
  • 释义:
  • (1).谓民众的议论。《吕氏春秋·离谓》:“ 郑国 大乱,民口讙哗, 子产 患之,於是杀 邓析 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
  • (2).指丁口。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庚辰诏书: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主司欲以多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辨,遂以属县令。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