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

词典解释: mín hé 1.民众和睦团结。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ㄣˊ ㄏㄜˊ  拼音 mín hé人民諧和。▶ 《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 《文選.陸倕.石闕銘》:「役休務簡,歲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407页 第6卷 1424

词典名字:

民和

词典发音:

mín hé

国语辞典
  • 民众和睦团结。
  • 民众的信赖。
  • 基本解释

    民和[ mín hé ]

    ⒈  人民谐和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文选·陆倕·石阙铭》:「役休务简,岁阜民和。」

    英语Minhe Hui and Tu autonomous county in Haidong prefecture 海東地區|海东地区[Hai3 dong1 di4 qu1], Qinghai

    德语Minhe Huizu Tuzu autonomous (Ort in Qinghai)​ (Eig, Geo)​

    引证解释

    ⒈  民众和睦团结。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二:“黔黎何常,政成在民和。”
    梅尧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简乐民和,不厌来观柘枝舞。”

    ⒉  民众的信赖。

    《史记·楚世家》:“熊渠 甚得 江 汉 间民和。”
    《汉书·萧何传》:“客又説 何 曰:‘……君初入 关,本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尚復孳孳得民和。’”
    《梁书·止足传·顾宪之》:“﹝ 顾宪之 ﹞性又清俭,彊力为政,甚得民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