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

词典解释: shuǐ bà 1.土石或混凝土筑成的拦水建筑物。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ㄟˇ ㄅㄚˋ  拼音 shuǐ bà橫亙於河川上的阻水建築。用來集水以供農業灌溉、民生給水、水力發電等,亦有防洪及改善航運的功能。

词典名字:

水坝

词典发音:

shuǐ bà

国语辞典

水坝 shuǐbà

[dam] 拦蓄或容纳堰坝上游的水体的(例如河流或水库的)坝;横贯水道建造以限制或阻止水流的障碍物

基本解释

水坝[ shuǐ bà ]

⒈  横亘河川上的阻水建筑。用来集水以供农业灌溉、民生给水、水力发电等,亦有防洪及改善航运的功能。

引证解释

⒈  土石或混凝土筑成的拦水建筑物。

《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孙武 遂奉 闔閭 入 郢都 城,即使人掘开水坝,放水归江,合兵以守四郊。”
丁玲 《记砖窑骡马大会》:“在这条河边,首先出现了难民纺织厂的锯齿形的大工房和类似蜂窝的窑洞,修筑了水坝和水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水坝

  • 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