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

词典解释: shuǐ zhū 1.圆珠状的水滴。 2.传说中可以吸引泉水的宝珠。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ㄟˇ ㄓㄨ  拼音 shuǐ zhū圓珠狀的水滴。▶ 《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滾來滾去。」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323页 第5卷 86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22页

词典名字:

水珠

词典发音:

shuǐ zhū

国语辞典
1.圆珠状的水滴。 2.传说中可以吸引泉水的宝珠。
基本解释

水珠[ shuǐ zhū ]

⒈  圆珠状的水滴。

《儒林外史·第一回》:「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英语droplet, dewdrop

德语Kügelchen (S)​

法语goutte

引证解释

⒈  圆珠状的水滴。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四十韵》:“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
梅尧臣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荷积水珠重,天收霓帔轻。”
儒林外史》第一回:“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茅盾 《子夜》七:“树叶都绿得可爱,很有韵律似的滴着水珠。”
巴金 《家》二八:“她一脸的水珠,就像是狼藉的泪花。”

⒉  传说中可以吸引泉水的宝珠。

《太平广记》卷四〇二引 唐 牛肃 《纪闻》:“胡人曰……此水珠也。每军行休时,掘地二尺,埋珠於其中,水泉立出,可给数千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水珠

  • 一支简单的垂直管状物体,慢慢流动液体到末端,便形成最容易出现的水滴。当气态水份遇上冰冷的物体表面,冷凝作用便会发生,过度冷却水蒸气,雾化成水滴,结露的现象也是由于冷凝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