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

词典解释: ní shuǐ 1.带泥土的水。 2.指建造房屋。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ˊ ㄕㄨㄟˇ  拼音 ní shuǐ1. 泥濘之水。▶ 唐.韓愈〈贈崔立之〉詩:「搴裳觸,裹飯往食之。」2. 泥工。▶ 宋.蘇軾〈答程天侔〉三首之一:「近與兒子結茅屋數椽居之,僅庇風雨,然勞費已不貲矣。賴十數學生助工作,躬之役,愧之不可言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59页 第5卷 1104

词典名字:

泥水

词典发音:

ní shuǐ

国语辞典
1.带泥土的水。 2.指建造房屋。
基本解释

泥水[ ní shuǐ ]

⒈  泥泞之水。

唐·韩愈〈赠崔立之〉诗:「搴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

⒉  泥工

宋·苏轼〈答程天侔〉三首之一:「近与儿子结茅屋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

英语muddy water, mud, masonry (craft)​

法语eau boueuse, boue, maçonnerie (artisanat)​

引证解释

⒈  带泥土的水。

《周礼·地官·掌蜃》“共白盛之蜃” 唐 贾公彦 疏:“蜃蛤在泥水之中。”
宋 苏轼 《次韵答贾耘老》:“夜航争路泥水澁,牵挽直欲来 瓜洲。”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纵説你玉洁冰清于心无愧,究竟起来,到底要算一块温润美玉多了一点黑青;一方透亮净冰着了一痕泥水。”

⒉  指建造房屋。

宋 苏轼 《答程天侔书》之一:“近与儿子结茅屋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貲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又有 王介石 者, 儋州 助 坡 筑屋五间,躬泥水之役,苦甚於奴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泥水

  • 泥水,读音ní shuǐ,汉语词语,1.带泥土的水。2.指建造房屋。古水名。出自《周礼·地官·掌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