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尸

词典解释: fú shī 浮在水上的尸体。国语辞典注音 ㄈㄨˊ ㄕ  拼音 fú shī浮在水面上的屍體。▶ 唐.韋莊〈汴堤行〉:「朝見西來為過客,暮見東來去作浮屍。」

词典名字:

浮尸

词典发音:

fú shī

国语辞典
浮在水上的尸体。
基本解释

浮尸[ fú shī ]

⒈  浮在水面上的尸体。

唐·韦庄〈汴堤行〉:「朝见西来为过客,暮见东来去作浮尸。」

引证解释

⒈  漂在水上的尸体。

前蜀 韦庄 《汴堤行》诗:“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
巴金复仇·爱的摧残》:“把静卧在水上的女人的浮尸缓缓地送往下流。”

⒉  方言。对人的蔑称。多用作詈词。

茅盾 《赵先生想不通》:“还说是看东西,这班浮尸,才不给他们看呢!”
王西彦 《曙》:“你不要这样说,他满以为你会嫁把他呢,这样的一个浮尸!”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浮尸

  • 浮尸,汉语词汇,拼音为fú shī,一般是指在水中溺毙多日后因自身内部腐烂充气(即巨人化)而浮出水面的尸体。 其也可指的是方言,时对人的蔑称,多用作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