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恶

词典解释: yì è 1.过分指责。国语辞典注音 ㄧˋ ㄜˋ  拼音 yì è過分的責備。▶ 《莊子.人間世》:「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朱子語類.卷五七.孟子.離婁下》:「稱人之善,不可有心於溢美;稱人之惡,不可溢惡,皆不為己甚之事也。」

词典名字:

溢恶

词典发音:

yì è

国语辞典
过分指责。
基本解释

溢恶[ yì è ]

⒈  过分的责备。

《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朱子语类·卷五七·孟子·离娄下》:「称人之善,不可有心于溢美;称人之恶,不可溢恶,皆不为己甚之事也。」

引证解释

⒈  过分指责。

《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朱子语类》卷五七:“称人之善,不可有心於溢美,称人之恶,不可溢恶,皆不为已甚之事也。”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读古浅说》:“欧阳公 作《冯道传》,平敍而人品自具,不激不矫,无溢美亦无溢恶,古人不过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溢恶

  • 《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朱子语类》卷五七:“称人之善,不可有心於溢美,称人之恶,不可溢恶,皆不为已甚之事也。”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读古浅说》:“ 欧阳公 作《冯道传》,平敍而人品自具,不激不矫,无溢美亦无溢恶,古人不过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