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

词典解释: jiāo tóng1.琴名。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ㄠ ㄊㄨㄥˊ  拼音 jiāo tóng東漢蔡邕精通音律,善於製琴,曾從灶下木材爆裂聲,聽出所燒木材為難得的製琴木料,於是將燒焦的桐木削製為一具名琴。後用以泛指名琴。▶ 唐.張祜〈思歸引〉:「彈罷絲自絕,漠漠暗魂愁夜月。」▶ 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轉思天下大矣,後世遠矣。特識者,豈無中郎乎?」亦稱為「焦尾琴」。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767页 第7卷 165

词典名字:

焦桐

词典发音:

jiāo tóng

国语辞典
1.琴名。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
基本解释

焦桐[ jiāo tóng ]

⒈  东汉蔡邕精通音律,善于制琴,曾从灶下木材爆裂声,听出所烧木材为难得的制琴木料,于是将烧焦的桐木削制为一具名琴。后用以泛指名琴。

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

引证解释

⒈  琴名。 东汉 蔡邕 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参见“焦尾琴”。

唐 张祜 《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絶,漠漠暗魂愁夜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音入 蓝桥响振琼瑶,却是羡焦桐一曲巧,芳心顿消。”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诗:“日夕不至,焦桐起离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焦桐

  • 焦桐:树名
  • 焦桐:琴名
  • 焦桐: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