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词典解释


词牌名。始见于宋周邦彦词。又名《一捻红》。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另有《瑞鹤仙令》,为《临江仙》别名。
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略异,用作引子。

词典名字:

瑞鹤仙

词典发音:

ruì hè xiān

国语辞典
1.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仄韵。有一○二字﹑一○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种,常见为一○二字,上阙五十二字,下阙五十字。 2.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数与词牌前半阙略异,用作引子。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仄韵。有一〇二字、一〇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种,常见为一〇二字,上阙五十二字,下阙五十字。

⒉  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数与词牌前半阙略异,用作引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瑞鹤仙

  • 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以周邦彦《瑞鹤仙·悄郊原带郭》为正体,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韵,后段十一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七仄韵,后段十二句六仄韵;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一仄韵六重韵,后段十句六重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辛弃疾《瑞鹤仙·赋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