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落

词典解释: hù luò 1.大貌﹐空廓貌。 2.潦倒失意貌。犹落拓。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ˋ ㄌㄨㄛˋ  拼音 hù luò廓落無用,大而無當。▶ 《莊子.逍遙遊》:「剖之以為瓢,則無所容。」亦作「濩落」。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438页 第8卷 282

词典名字:

瓠落

词典发音:

hù luò

国语辞典
1.大貌﹐空廓貌。 2.潦倒失意貌。犹落拓。
基本解释

瓠落[ hù luò ]

⒈  廓落无用,大而无当。也作「濩落」。

《庄子·逍遥游》:「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引证解释

⒈  大貌,空廓貌。

《庄子·逍遥游》:“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陆德明 释文:“简文 云:‘瓠落’犹‘廓落’也。”
金 刘从益 《三弟手植瓢材且有诗予亦戏作》:“早知瓠落终无用,只合江湖养不才。”

⒉  潦倒失意貌。犹落拓。

归有光 《祭方御史文》:“公孙 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东海之滨。”
黄景仁 《闻龚爱督从河南归》诗:“我行瓠落无所惜,岁岁年年去乡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瓠落

  • 瓠落,汉语词汇。拼音hù luò,释义为大貌,空廓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