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屈

词典解释: huò qū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ㄛˋ ㄑㄩ  拼音 huò qū比喻人不得志時,屈身隱退。見「求伸」條。▶ 《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庾闡傳》:「是以道隱則,數感則鳳睹。」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131页 第8卷 975

词典名字:

蠖屈

词典发音:

huò qū

国语辞典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基本解释

蠖屈[ huò qū ]

⒈  比喻人不得志时,屈身隐退。参见「蠖屈求伸」条。

《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庾阐传》:「是以道隐则蠖屈,数感则凤睹。」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 河 北 胶 东之纸。”

⒉  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迺大来。”
宋 范仲淹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寧争蠖屈与鹏騫。”
归有光 《祭方御史文》:“公孙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 东海 之滨。”
王闿运 《上征赋》:“儼长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蠖屈

  • 蠖屈,汉语词汇。
  • 汉语拼音:huò qū,
  • 释义: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 出自《周易.系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