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学

词典解释

宋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始设。大观四年(1110年)并入内侍省翰林图画局(一称翰林图画院)。废置无常。学生分士流与杂流,依三舍法补试。专业科目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并习《说文》《尔雅》《方言》《释名》。士流另习一大经或一小经,杂流习一小经或读律。考画以不蹈袭前人而情态形色俱若自然为工。

词典名字:

画学

词典发音:

huà xué

国语辞典
1.宋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 2.绘画学问。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画学生》:“政和 中,肇置画学,用太学补试四方画工。”
《宋史·选举志三》:“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説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宋画》:“米芾 元章,天资高迈,书法入神。 宣和 立画学,擢为博士。”

⒉  绘画学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奚冈,号 铁生,钱塘 人,工山水,笔墨苍秀……为 浙 中画家巨擘。近日 杭 人言书法者必宗 山舟,言画学者必宗 铁生,此亦一时好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画学

  • 画学是指宋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