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

词典解释: bǎi shé 1.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国语辞典注音 ㄅㄞˇ ㄕㄜˊ  拼音 bǎi shé動物名。鳥綱雀形目。似伯勞而小,全體黑色,喙甚尖,色黃黑相雜,鳴聲圓滑,善於摸擬各種鳥鳴。或稱為「山麻雀」。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382页 第8卷 226

词典名字:

百舌

词典发音:

bǎi shé

国语辞典
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
基本解释

百舌[ bǎi shé ]

⒈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似伯劳而小,全体黑色,喙甚尖,色黄黑相杂鸣声圆滑,善于摸拟各种鸟鸣。

引证解释

⒈  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参见“百舌鸟”。

《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 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於事也。”
唐 陆翚 《送胡八弟》诗:“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宋 苏轼 《安国寺寻春》诗:“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陈维崧桃源忆故人·重游惠山寄畅园怀秦对岩检讨》词:“莫听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百舌

  • 百舌又叫反舌。体形像八哥但比它小,身体略大,羽毛呈灰黑色,有斑点,嘴尖色黑,它行动时头部向下,喜食蚯蚓。立春后呜叫不已,夏至后停止鸣中,十月过后就冬眠了。它居住在树林和洞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