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辟刀

词典解释

古宝刀名。

词典名字:

百辟刀

词典发音:

bǎi pì dāo

国语辞典
古宝刀名。三国魏曹操制﹐以辟不祥﹐慑奸宄。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宝刀名。 三国 魏 曹操 制,以辟不祥,慑奸宄。

三国 魏 曹操 《百辟刀令》:“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餘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以次与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曹操 曾制百辟刀五把,是百炼的宝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百辟刀

  • 百辟刀是汉末三国时期宝刀,魏武帝曹操令制,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共五枚,曹丕、曹植、曹林各一枚,曹操自仗两枚。关于百辟刀的记载最早出自《艺文类聚·六十·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