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鼓

词典解释

亦称“大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鼓队由一持令旗者指挥,十数名击镲者伴奏,几十至上百名鼓手头戴柳枝做的帽圈,身背大鼓,手持鼓槌,边击边变换队形作舞。鼓声震天动地,气势宏大。除节日表演外,旧时也用于祈雨、祭祀等活动。

词典名字:

盘鼓

词典发音:

pán gǔ

国语辞典
杂技节目的一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于舞蹈伴奏的一种鼓曲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歷盘鼓,焕繽纷,长裾随风,悲歌入云。”
赵幼文 校注:“盘鼓, 汉 魏 《七盘舞》。地上放置七盘,鼓置於舞伎足下足踏鼓,鼓声以作舞蹈时之节拍。”

⒉  槃鼓:杂技节目的一种。

《事物异名录·玩戏·杂戏》引 明 黄一正 《事物绀珠》:“槃鼓,或石臼或大缸,各以手掌足底跳弄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盘鼓 (开封传统民间文化)

  • 盘鼓是开封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