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

词典解释

1.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分、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母亲、老师、首长等

2.称呼

3.述说;陈述

1.称呼,名称。

《后汉书·郎顗传》:“改易名号,随事称谓。”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六朝》:“凡词场称谓,要在适齿牙而已,非必在前则优,居后为劣也。”

2.述说;言说。

《宋书·武帝纪上》:“事遂永代,功高开闢,理微称谓,义感朕心。”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然《爻》《繫》所筌,穷於此域,则称谓所絶,形乎彼岸矣。”

词典名字:

称谓

词典发音:

chēng wèi

国语辞典

称谓 chēngwèi

(1) [appellation]∶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分、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母亲、老师、首长等

(2) [title] ∶称呼

(3) [state]∶述说;陈述

基本解释

称谓[ chēng wèi ]

⒈  对人或物所加的名称。

《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

⒉  称道。

《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事遂永代,功高开辟,理微称谓,义感朕心。」

引证解释

⒈  称呼,名称。

《后汉书·郎顗传》:“改易名号,随事称谓。”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六朝》:“凡词场称谓,要在适齿牙而已,非必在前则优,居后为劣也。”

⒉  述说;言说。

《宋书·武帝纪上》:“事遂永代,功高开闢,理微称谓,义感朕心。”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然《爻》《繫》所筌,穷於此域,则称谓所絶,形乎彼岸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称谓 (词语)

  •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