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文

词典解释: yí wén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2.发。 3.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的省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231页 第8卷 75

词典名字:

移文

词典发音:

yí wén

国语辞典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2.发移文。 3.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的省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
清 赵翼 《赴天津》诗:“聘书公卿,移文畏朋友。”

⒉  发移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

⒊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的省称。

辛弃疾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词:“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移文

  • 移文,也称“移”,“移书”,是一种起源很早的平行文种。移文与檄文虽有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檄文常常是针对敌对面而发的,多用于声讨和征伐,文辞尖锐,重在扬己罪彼;移文常常是针对内部不同意见而发,多用于晓谕和责备,文辞比较温和,重在改变对方看法。檄、移字样多在字面上显示出来,也易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