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笠

词典解释: zhú lì 1.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国语辞典注音 ㄓㄨˊ ㄌㄧˋ  拼音 zhú lì用竹篾、竹葉製成的帽子,可用以遮蔽風雨和太陽。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253页 第8卷 1097

词典名字:

竹笠

词典发音:

zhú lì

国语辞典
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基本解释

竹笠[ zhú lì ]

⒈  用竹篾、竹叶制成的帽子,可用以遮蔽风雨和太阳。

引证解释

⒈  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松门投宿,竹笠带餘暉。”
李準 《参观》:“林启祥 从他们头上戴着的竹笠上看出,这就是 淮南县 参观团。”
亦称“竹丝笠”。 《警世通言·崔侍诏生死冤家》:“一个汉子头上带个竹丝笠儿,穿着一领段子两上领布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竹笠

  • 竹笠是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