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

词典解释: dì sān shì jiè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内容之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取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它们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从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已成为世界上反帝、反殖、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ˋ ㄙㄢ ㄕˋ ㄐㄧㄝˋ  拼音 dì sān shì ji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除美國、蘇聯等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工業化國家外的第三國際勢力。大戰後,許多新興國家為了應付共同的難題,在國際事務上漸行合作,遂形成一新勢力集團,而拉丁洲一些舊時獨立的國家因立場相近也加入此集團。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286页 第8卷 113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88页

词典名字:

第三世界

词典发音:

dì sān shì jiè

国语辞典

第三世界 dì-sān shìjiè

[the Third World]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基本解释

第三世界[ dì sān shì jiè ]

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苏联等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工业化国家外的第三国际势力。大战后,许多新兴国家为了应付共同的难题,在国际事务上渐行合作,遂形成一新势力集团,而拉丁洲一些旧时独立的国家因立场相近也加入此集团。

英语Third World

德语Dritte Welt (Wirtsch)​

法语tiers monde

引证解释

⒈  指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参见“第一世界”、“第二世界”。

《人民文学》1977年第期:“对于兄弟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周总理 则要求我们从思想到行动都不能大国沙文主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第三世界

  • 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它地区中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构成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数目多,现已有130多个,土地辽阔(约占世界陆地的60%),人口众多(约占世界人口的73%),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要地。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经济上大多比较落后。尽管他们中大多数国家已宣告独立,但仍然受到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和军事威胁,面临着彻底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严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