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

词典解释: kāng bǐ 秕糠。国语辞典注音 ㄎㄤ ㄅㄧˇ  拼音 kāng bǐ穀類廢棄不可食的部分。比喻瑣碎或無用的事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因謂曰:『簸之揚之,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亦作「秕糠」。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307页 第8卷 15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27页

词典名字:

糠秕

词典发音:

kāng bǐ

国语辞典

糠秕 kāngbǐ

(1) [chaff]∶在打谷或加工过程中从种子上分离出来的皮或壳

(2) [worthless stuff]∶比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

基本解释

糠秕[ kāng bǐ ]

⒈  谷类废弃不可食的部分。比喻琐碎或无用事物南朝宋·刘义庆也作「秕糠」。

《世说新语·排调》:「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英语same as 秕糠[bi3 kang1]

德语Spreu

引证解释

⒈  见“糠粃”。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糠秕

  • 糠秕是一个汉语词汇,比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