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倒

词典解释: jué dǎo 〈书〉形容大笑,前仰后合:诙谐百出,令人~。国语辞典注音 ㄐㄩㄝˊ ㄉㄠˇ  拼音 jué dǎo1. 佩服傾倒。▶ 《晉書.卷三六.衛瓘傳》:「琅琊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聞玠言,輒嘆息絕倒。故時人為之語曰:『衛玠談道,平子絕倒。』」2. 大笑而傾倒。▶ 唐.皇甫氏《京都儒士》:「眾大笑絕倒,扶持而歸。」▶ 《聊齋志異.卷四.狐諧》:「四座無不絕倒。」3. 慟極而昏倒。▶ 《隋書.卷七一.誠節傳.陳孝意傳》:「朝夕哀臨,每一發聲,未嘗不絕倒,柴毀骨立,見者哀之。」▶ 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憤懣絕倒,口不能言。」4. 倒地而死。▶ 《宋史.卷四一二.王登傳》:「夜分,登經理軍事,忽絕倒,五藏出血。」5. 憂愁過甚而跌倒。▶ 金.趙秉文〈雜擬詩〉一一首之九:「不敢上譙樓,唯恐愁絕倒。」

词典名字:

绝倒

词典发音:

jué dǎo

国语辞典

绝倒 juédǎo

[roar with laughter;shake one's side] 前仰后合地大笑

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新五代史·晋家人传》

基本解释

绝倒[ jué dǎo ]

⒈  佩服倾倒。

《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琅琊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⒉  大笑而倾倒。

唐·皇甫氏《京都儒士》:「众大笑绝倒,扶持而归。」
《聊斋志异·卷四·狐谐》:「四座无不绝倒。」

⒊  恸极而昏倒。

《隋书·卷七一·诚节传·陈孝意传》:「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愤懑绝倒,口不能言。」

⒋  倒地而死。

《宋史·卷四一二·王登传》:「夜分,登经理军事,忽绝倒,五藏出血。」

⒌  忧愁过甚而跌倒。

金·赵秉文〈杂拟诗〉一一首之九:「不敢上谯楼,唯恐愁绝倒。」

引证解释

⒈  佩服之极。

唐 戎昱 《听杜山人弹胡笳》诗:“杜陵 先生证此道, 沉 家 祝 家皆絶倒。”
西湖佳话·葛岭仙迹》:“满座宾客见之,无不絶倒,遂传播其仙家幻术之妙。”

⒉  谓折服。

杨朔 《我的改造》:“我能听懂工人的每一句话,我为他们的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所绝倒。”

⒊  大笑不能自持。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诗成捧腹便絶倒,书生説食真膏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曰:‘龙王下詔求直諫,鳖也得言,龟也得言。’四座无不絶倒。”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三四:“胡默 更非常健谈,而且诙谐百出,令人绝倒。”

⒋  因昏厥而仆倒。

《北史·崔瞻传》:“行过 彭城,读道旁碑文未毕而絶倒……此碑乃 瞻 父守 徐州 时所立,故哀感焉。”
《旧唐书·哥舒翰传》:“﹝ 哥舒翰 ﹞至 土门 军,入浴室,遘风疾,絶倒良久乃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僧闻语而便絶倒,良久始苏。”
鲁迅 《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来函谨悉,甚至於吓得絶倒矣。”

⒌  古代杂技名。

《列子·说符》“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 晋 张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狭者。”
南齐书·乐志》:“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绝倒

  • 绝倒,汉语词汇。
  • 拼音 jué dǎo。
  • 释义:1、佩服之极。2、谓折服。3、前仰后合地大笑。4、因昏厥而仆倒。5、古代杂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