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

词典解释

用羊皮气囊联接而成的简单渡河工具,状如竹筏,故名。

词典名字:

羊皮筏

词典发音:

yáng pí fá

国语辞典
1.用羊皮气囊联接而成的简单渡河工具,状如竹筏,故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用羊皮气囊联接而成的简单渡河工具,状如竹筏,故名。参见浑脱”。

叶圣陶 《从西安兰州》:“黄河 上一个人蹲在羊皮筏上轻飘飘地浮过去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羊皮筏

  • 古称“革船”,别称“排子”,早在千百年前,聪明勇敢的黄河儿女就钻进充气的牛羊皮胎里浮泅过河,那时的羊皮筏子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已经差不多了。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地方。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型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皮筏子就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