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婚

词典解释

原始时代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前期的一种婚姻形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前期为血缘群婚,中、晚期为一个集团的一群男子与另一集团的一群女子集体互相通婚,而集团内部的男女则禁止婚配。一般实行于氏族或胞族之间。历史上,亚、欧、美等洲都存在过这种通婚形式,至今世界上一些民族中流行的婚前性自由、姊妹共夫、兄弟共妻、妻姊妹婚、夫兄弟婚、一妻多夫等婚俗,都是群婚的遗迹。群婚实行集团外婚制,与血缘群婚的同辈之间即兄弟姊妹通婚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群婚进一步发展,转变为对偶婚。

词典名字:

群婚

词典发音:

qún hūn

国语辞典

群婚 qúnhūn

(1) [group marriage]∶一种婚姻形式,出现在原始社会,几个女子一同与另一族的几个男子结婚,同一氏族之内禁止通婚

(2) [comunal marriage]∶共婚、杂婚;假设的原始乱婚,在那里一个社会集团的一切女人共同属一切男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原始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可分两个不同阶段:一、族内群婚:由杂交状态发展为氏族内部兄弟姊妹间的群婚,即血缘群婚。二、族外群婚:禁止兄弟姊妹间通婚,而以外族男女为对象的群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群婚

  • 群婚是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集团婚姻形式。此群男子与对方一群内的女子可自由同居,而不限于特定的一个女子,反之亦然。群婚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对两性关系有限制的婚姻制度。它发生在从原始群向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又经历了血婚制和伙婚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