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咎

词典解释: zì jiù 1.自责;归罪于己。国语辞典注音 ㄗˋ ㄐㄧㄡˋ  拼音 zì jiù自我責備。▶ 如:「這事也不能全怪你,你別再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474页 第8卷 131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26页

词典名字:

自咎

词典发音:

zì jiù

国语辞典

自咎 zìjiù

[blame oneself;rebuke oneself] 自己责备自己

基本解释

自咎[ zì jiù ]

⒈  自我责备。

如:「这事也不能全怪你,你别再自咎了。」

引证解释

⒈  自责归罪于己。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子胥 ﹞三年自咎,不亲妻子,饥不饱食,寒不重綵。”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自咎自责,贯心刻髓。”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既以自咎,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籍 初不以此望公,而公深以自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自咎

  • 自咎,指自己责备自己。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