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

词典解释

1.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2.自珍自爱--常用作书简套语

3.机器运输工具或建筑物承重构件等本身的重量

1.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汉书·魏相传》:“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 宋 曾巩 《都官员外郎曾君墓志铭》:“其家故贫,然君为人节廉自重。”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予少行天下,求自重之士与之游而不可得。”

2.自己重视。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 欒布 哭 彭越 ,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梁书·文学传下·刘勰》:“ 勰 自重其文,欲取定於 沉约 。”

3.抬高自己的身价或地位。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太祖 曰:‘ 佗 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儿孩以自固者,有开导蛮夷以自重者。”《西游补》第九回:“ 行者 又看册子,和议已决, 秦檜 挟 金 人以自重。”

4.书简习用套语。意谓自珍自爱。

宋 苏轼 《与蹇序辰书》之二:“惟万万为国自重。”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临纸悵塞,惟千万自重不宣。” 清 刘大櫆 《再与左君书》:“惟万万自重不宣。”

5.自累。

《诗·小雅·无将大车》:“无思百忧,祇自重兮。” 郑玄 笺:“重,犹累也。”

6.物体自身的重量。

词典名字:

自重

词典发音:

zì zhòng

国语辞典

自重 zìzhòng

(1) [conduct oneself with dignity;be self-dignified]∶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2) [be self-respect]∶自珍自爱——常用作书简套语

(3) [dead weight]∶机器运输工具或建筑物承重构件等本身的重量

车皮自重

基本解释

自重[ zì zhòng ]

⒈  自爱,珍惜自己。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
《红楼梦·第三三回》:「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

英语to conduct oneself with dignity, to be dignified, deadweight

德语Eigengewicht (S)​, Selbstachtung

法语se respecter

引证解释

⒈  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汉书·魏相传》:“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
宋 曾巩 《都官员外郎曾君墓志铭》:“其家故贫,然君为人节廉自重。”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予少行天下,求自重之士与之游而不可得。”

⒉  自己重视。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欒布 哭 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
《梁书·文学传下·刘勰》:“勰 自重其文,欲取定於 沉约。”

⒊  抬高自己的身价或地位。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太祖 曰:‘ 佗 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儿孩以自固者,有开导蛮夷以自重者。”
《西游补》第九回:“行者 又看册子,和议已决, 秦檜 挟 金 人以自重。”

⒋  书简习用套语。意谓自珍自爱。

宋 苏轼 《与蹇序辰书》之二:“惟万万为国自重。”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临纸悵塞,惟千万自重不宣。”
清 刘大櫆 《再与左君书》:“惟万万自重不宣。”

⒌  自累。

《诗·小雅·无将大车》:“无思百忧,祇自重兮。”
郑玄 笺:“重,犹累也。”

⒍  物体自身的重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自重

  • 自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ì zhòng,它指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机器运输工具或建筑物承重构件等本身的重量;自珍自爱。出自《汉书·魏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