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养

词典解释: sè yǎng 1.《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朱熹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国语辞典注音 ㄙㄜˋ ㄧㄤˋ  拼音 sè yàng和顏悅色的孝養父母,《文選.潘岳.閑居賦.序》:「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違膝下色養,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

词典名字:

色养

词典发音:

sè yǎng

国语辞典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朱熹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
基本解释

色养[ sè yàng ]

⒈  和颜悦色的孝养父母,

《文选·潘岳·闲居赋·序》:「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斗筲之役乎?」

引证解释

⒈  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

《论语·为政》:“子游 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子夏 问孝。子曰:‘色难。’”
朱熹 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王长豫 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旧唐书·裴漼传》:“漼 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近闻此孙不爱读书,稍失色养於二大母。”

⒉  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色养

  • 色养,汉语词汇。
  • 拼音:sè yǎng
  • 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为“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