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空

词典解释

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词典名字:

色空

词典发音:

sè kōng

国语辞典
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王维 《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吴伟业清凉山赞佛诗》:“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裡。”
靳荣藩 注:“《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⒉  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诗:“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皈依法,愿悟着顽空与色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色空

  • “色空”观点是《红楼梦》悲剧意识的反映,在小说中贯穿始终。曹雪芹用“色空”观否定了世俗社会追求的一切东西,有其消沉的一面,但也折射出关于生命和宇宙的哲理思考。而贾宝玉“色空”的生命轮回历程,杂揉着儒释道三教的内涵,反映了曹雪芹思想的复杂性,《红楼梦》的悲剧意识,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