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

词典解释: mào líng 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武帝墓。公元前139年建。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墓高46?5米。东有卫青墓、霍去病墓和霍光墓;西有李夫人墓。霍去病墓前石雕众多,尤以雕马为最。设有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语辞典注音 ㄇㄠˋ ㄌㄧㄥˊ  拼音 mào líng地名。在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因漢武帝的陵墓在此而得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850页 第9卷 333

词典名字:

茂陵

词典发音:

mào líng

国语辞典
  • 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 陵墓名。
  • ·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
  • 基本解释

    茂陵[ mào líng ]

    ⒈  地名。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因汉武帝的陵墓在此而得名。

    引证解释

    ⒈  古县名。治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 汉 初为 茂乡,属 槐里县。武帝 筑 茂陵,置为县,属 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

    ⒉  陵墓名。(1) 汉武帝 刘彻 的陵墓。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 明宪宗 朱见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

    《汉书·武帝纪》:“﹝ 后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 五柞宫,入殯于 未央宫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长安 西北八十里也。”

    ⒊  汉 司马相如 病免后家居 茂陵,后因用以指代 相如。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茂陵 体犹瘠, 淮阳 疾未祛。”
    唐 李贺 《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 归卧叹清贫。”
    清 蒋纲 《舟次书感》诗:“不及 茂陵 归有壁,翻同 杜老 别无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茂陵 (汉武帝陵寝)

  •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 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 1961年3月4日,茂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08月,包括茂陵在内的29座汉唐帝陵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