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卫

词典解释: yíng wèi 1.军营护卫。 2.指营门卫士。 3.护卫。 4.指军营。 5.中医指血气之作用。国语辞典注音 ㄧㄥˊ ㄨㄟˋ  拼音 yíng wèi1. 護衛。▶ 《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峻傳》:「賊數寇鈔絕糧道,乃使千乘為一部,十道方行,為複陳以營衛之,賊不敢進。」2. 軍營。▶ 《新唐書.卷一五七.陸贄傳》:「夫關中,王業根本在焉。豪桀之在關中者,與籍於營衛不殊。」3. 中醫上指氣血的作用。有清者為營、濁者為衛之說,當指動脈靜脈血。或作「榮衛」 。

词典名字:

营卫

词典发音:

yíng wèi

国语辞典
1.军营护卫。 2.指营门卫士。 3.护卫。 4.指军营。 5.中医指血气之作用。
基本解释

营卫[ yíng wèi ]

⒈  护卫。

《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峻传》:「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进。」

⒉  军营。

《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夫关中,王业根本在焉。豪桀之在关中者,与籍于营卫不殊。」

⒊  中医上指气血的作用。有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之说,当指动脉静脉血。也作「荣卫」 。

引证解释

⒈  军营护卫。

《史记·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⒉  指营门卫士。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噲 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 噲,噲 直撞入,立帐下。”

⒊  护卫。

《三国志·魏志·任峻传》:“贼数寇钞絶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云笈七籤》卷一〇五:“入山求芝草灵药,所欲皆得,山神玉女自来营卫,狼虎百害不敢犯近。”

⒋  指军营。

《新唐书·陆贽传》:“夫 关中,王业根本在焉。豪杰之在 关中 者,与籍於营卫不殊。”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翚帅师》:“古者兵出于农,有事则聚而授甲,役竣则散而归田,非有营卫之屯聚,方镇之瓜分,可籍之以为变。”

⒌  中医指血气之作用。

灵枢经·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梅尧臣 《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诗:“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
清 戴震 《答彭进士允初书》:“饮食之化为营卫,为肌髓,形可并而一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凡所浴顥气则新絶,凡所遇思潮则新絶,顾环流其营卫者,则依然 炎 黄 之血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营卫

  • 营卫:1、军营护卫。2、指营门卫士。3、护卫。4、指军营。
  • 5、中医指血气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