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芦

词典解释: lí lú 1.又称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有毒。中医入药,主治痰涎壅闭﹑喉痹﹑癫痫等症,外用于疥癣,有催吐作用。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ˊ ㄌㄨˊ  拼音 lí lú植物名。百合科藜蘆屬,多年生草本。莖青紫,高二、三尺,葉狹長,有平行脈,春日開花,小而紫黑,根莖皆有毛。有毒,可供藥用。或作「蔾蘆」、「鹿蔥」。

词典名字:

藜芦

词典发音:

lí lú

国语辞典
1.又称黑藜芦。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有毒。中医入药,主治痰涎壅闭﹑喉痹﹑癫痫等症,外用于疥癣,有催吐作用。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
基本解释

藜芦[ lí lú ]

⒈  植物名。百合科藜芦属,多年生草本。茎青紫,高二、三尺,叶狭长,有平行脉,春日开花,小而紫黑,根茎皆有毛。有毒,可供药用。也作「蔾芦」、「鹿葱」。

引证解释

⒈  又称黑藜芦。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有毒。中医入药,主治痰涎壅闭喉痹、癫痫等症,外用于疥癣,有催吐作用。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藜芦》:“藜芦则吐风痰者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二》:“﹝ 黥布、彭越 ﹞无所藉于 汉王 而 汉王 藉之,犹治病者之服乌喙、藜芦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藜芦

  • 藜芦:植物
  • 藜芦: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