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

词典解释: hǔ xiào 1.虎吼叫。 2.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语本《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ˇ ㄒㄧㄠˋ  拼音 hǔ xiào虎吼。▶ 《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二首之一》:「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

词典名字:

虎啸

词典发音:

hǔ xiào

国语辞典
1.虎吼叫。 2.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语本《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
基本解释

虎啸[ hǔ xiào ]

⒈  虎吼。

《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之一》:「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引证解释

⒈  虎吼叫。

三国 魏 曹丕 《十五》诗:“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颠。”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⒉  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

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孔颖达 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
李白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子房 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虎啸 (国内知名易经学者)

  • 国内知名的易经学者,中医学和中国国学的学者,中西医结合的开创者,有著名的代表作《商战易经》等。
  • 虎啸 (汉语词汇)

  • 虎啸,汉语词汇。
  • 拼音:hǔ xiào
  • 释义:1、虎吼叫。2、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