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簿

词典解释: jì bù 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 2.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ˋ ㄅㄨˋ  拼音 jì bù記錄戶口、賦稅、收支等的簿籍。▶ 《漢書.卷八.宣帝紀》:「上計簿,具文而已,務為欺謾,以避其課。」

词典名字:

计簿

词典发音:

jì bù

国语辞典
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 2.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
基本解释

计簿[ jì bù ]

⒈  记录户口、赋税、收支等的簿籍。

《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

《汉书·匡衡传》:“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牘繁滋。”

⒉  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参见“计籍”。

唐 元稹 《错字判》:“丁也方将计簿,忽谬正名,曾不戒於爰毫,遂见尤为起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计簿

  • 拼音 jì bù
  • 注音 ㄐㄧˋ ㄅㄨˋ
  • 解释:1. 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汉书·匡衡传》:“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顾胤云:‘柏梁被烧,故受计献之物於甘泉也。’颜师古曰:‘受郡国计簿也。’”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牍繁滋。”
  • 2. 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 唐 元稹 《错字判》:“丁也方将计簿,忽谬正名,曾不戒於爰毫,遂见尤为起草。”参见“计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