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严

词典解释

1.谨慎严密

2.严肃;不苟且

1.慎重严肃,一丝不苟。

《金史·后妃传下·睿宗贞懿皇后李氏》:“居 上京 ,内治谨严,臧获皆守规矩,衣服饮食器皿无不清洁。” 夏衍 《忆阿英同志》:“ 杏邨同志 是一个对人谦和,律己谨严的人。”

2.精细严密,无懈可击。

唐 韩愈 《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 怀恩 善战鬭,晓识戎情,部分谨严。” 宋 程洵 《锺山先生行状》:“ 晦庵 先生尝评之,以为笔力奔放而法度谨严,学者所难及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4)组--由于检点工夫的多少,分为谨严,疏放。”

3.严敬,十分敬重。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辞免不拜恩命许批答》之二:“卿谨严朝廷,明君臣之分,以不拜为未安,礼之节也。”

词典名字:

谨严

词典发音:

jǐn yán

国语辞典

谨严 jǐnyán

(1) [careful and precise]∶谨慎严密

文章结构谨严

(2) [serious]∶严肃;不苟且

治学谨严

基本解释

谨严[ jǐn yán ]

⒈  谨慎细密。

唐·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内有一将郝超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

怠忽

引证解释

⒈  慎重严肃,一丝不苟

《金史·后妃传下·睿宗贞懿皇后李氏》:“居 上京内治谨严,臧获皆守规矩,衣服饮食器皿无不清洁。”
夏衍 《忆阿英同志》:“杏邨同志 是一个对人谦和,律己谨严的人。”

⒉  精细严密,无懈可击

唐 韩愈 《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怀恩 善战鬭,晓识戎情,部分谨严。”
宋 程洵 《锺山先生行状》:“晦庵 先生尝评之,以为笔力奔放而法度谨严,学者所难及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4)组--由于检点工夫的多少,分为谨严,疏放。”

⒊  严敬,十分敬重。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辞免拜恩命许批答》之二:“卿谨严朝廷,明君臣之分,以不拜为未安,礼之节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谨严

  • 谨严,汉语词汇。
  • 拼音:jǐn yán
  • 释义:(1).慎重严肃,一丝不苟。(2).精细严密,无懈可击。(3).严敬,十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