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

词典解释: háo zi 貉(hé)的通称。国语辞典注音 ㄏㄜˊ ㄗˇ (語音)ㄏㄠˊ ˙ㄗ  拼音 hé zǐ háo zi幼貉、小貉。▶ 《北史.卷六二.王羆傳》:「老羆當道臥,那得過!」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303页 第10卷 133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16页

词典名字:

貉子

词典发音:

háo zi

国语辞典

貉子 háozi

(1) [racoon dog] 貉( )

(2) 的通称

基本解释

貉子[ hé zǐ (语音)​háo zi ]

⒈  幼貉、小貉

《北史·卷六二·王罴传》:「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英语raccoon dog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raccoon of North China, Korea and Japan (Japanese: tanuki)​, also called 狸

法语chien viverrin

引证解释

⒈  詈词。犹言貉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孙秀 降 晋,晋武帝 厚存宠之,妻以姨妹 蒯氏,室家甚篤。妻尝妒,乃駡 季 为貉子, 秀 大不平,遂不復入。”
《北史·王罴传》:“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江 南 运河 而东,相轻贱则呼貉子。”

⒉  貉的通称。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外形似狐,毛棕灰色。穴居于河谷、山溪附近的疏林中。昼伏夜出,食鱼、鼠、蛙、虾、蟹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貉子

  • 貉子:貉的通称
  • 貉子:方言词汇
  • 貉子 (方言词汇)

  • 条目:貉子
  • 拼音:háo zi
  • 注音:ㄏㄠˊ ㄗㄧ
  • 詈词。犹言貉崽。对苏北里下河一带人的贬称。江淮官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孙秀降晋 ,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 ,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
  • 《北史·王罴传》:“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江南运河而东,相轻贱则呼貉子。”